老憨激动是有原因的,那些荷叶碳化的非常好,每一张都变成了炭,却还保持着原来的完整性,连原本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老憨微笑着说道:“很多中药材都需要烧炭存性的,荷叶是最难的,要么是炭化不好,要么是烧成了灰,你爷爷一辈子最怕的就是炭化荷叶,我这大半辈子的时间,每一次干这活,一多半都不成功,没想到这个炉子却把事情给解决了,真是人巧不如家什好啊……”
老憨的语气中有自豪,也有些许的落寞。
亦庸当然知道自己的老爹,对那些中药费了多大的心血,尤其是炭化的时候,点香计时,贴纸测温度,有时候也做不到完美。
荷叶需要炭化,很多中药材需要烧炭存性,这也是某些药材炮制的一种手段,然而要做好这一点并不太容易,对火候的掌握要求太高了。
对某些中药材做好碳化的工作,似乎成了某些大夫的执念,现在终于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了,可惜造这个炉子的孩子不是学医的,也不是制药的孩子,却是一个做铁匠的孩子。
铁质的碳化炉,能够更好的让炉内的东西碳化,接出来的这一根管子,能够很清楚的了解炉内炭化的情况,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根据经验和时间来判断了。
老憨小心翼翼的放好那些碳化的荷叶,又从炉子里抓出了两把桃核,仔细的看了看,烟火气很小,桃核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老憨甚至用牙齿咬开了一个桃核,看到桃核的内部也碳化的非常透,老憨满意的笑了。
老憨用手扒拉了一下,又从炉子里抓出了一小捆儿柳条,碳化的也非常好。
那些柳条比手指头还细,已经截成了比手指头长一点的尺寸,老憨拿着一根柳条炭,仔细的看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轻轻的扔在跟前的石板上,居然发出了清脆的金属之声。
老憨捡起柳条炭,又在石板上轻轻的划了几下,留下了清晰的痕迹。
老憨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嘴里却说道:“好啊,太好了,这炉子真不错,解决了太多大问题了,比我原来烧的炭好太多了,以后孩子们可以用这个写字画画了。”
亦庸笑了,原来自己的老爹之所以这么高兴,是有这样的想法。
家里很多年前就请了私塾先生,自家的孩子读书认字儿,周围的乡亲也可以免费来学,可惜效果非常的不好。
有的人宁可让孩子去地里拔草,到坡里去放羊,也不愿让孩子读书认字,即使是不要他们的学费,笔墨纸砚也很贵的,周围的乡亲日子过得苦,不愿意给孩子掏这个钱。
可是不读书认字儿太吃亏了呀,有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写信,不会记账。这事情自家是深有体会的。
有的人头脑是挺好使的,人品也非常不错,可惜却没办法让他做大车店的掌柜,也没有办法让他经营一些生意,连账都不会记,连字儿都不会写,你怎么用他呀!
有了这碳棒做笔,总会多几个孩子读书认字了吧!
亦庸想起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是想说一下大车店里的事情已经解决了,以后运送煤炭的道路畅通无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