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庄子上的事情,都是书杰安排的。晏书先是去见了见李叔,同他说了他家次子李勇的境况。
如今李叔一家通过辛勤的双手已经置下了四十多亩的田地,三壮也成了家,如今孩子也是满地跑了。
小郑管家从他父亲手中接管了晏书另一处庄子上的事务,如今也是打理的井井有条。
回城的路上,书杰突然问起梁来:“姐姐,北地如今战乱,梁姑娘可还安好?”。
晏书笑道:“前一段时间,她还给我写了信,信里说她要跟着韩大人去大名府,一切安好!”
书杰点点头,“那就好!前面就是梁家的坟茔。”
马车停在路边,晏书和书杰两人带着香火蜡烛纸钱果品等前往祭拜。
晏书跪在坟茔前,将梁玉的近况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请你们在天之灵多保佑玉儿安好!”然后她在坟前磕了三个头。
晏书和书杰将坟前的杂草清理了一番后,就回了城。
马车上,晏书问弟弟:“我听你姐夫说,这两年朝廷似乎顾不上开科取士之事,你这两年有什么打算吗?需不需要运作一番,走补缺的路子?”
本朝举人可以通过补缺做官,只是通过这等方式获得的官品很低,而且还经常被那些正经进士出身的官员看不起。未来仕途上晋升的速度也比正经进士出身的慢许多。
这件事书杰这段时间也常思考,“不着急。今年我准备在家苦读一年,明年再出去游历一番,长长见识!”
晏书忙问道:“那你准备去哪里?如今北边可是乱的很。”
书杰笑道:“姐姐,你放心吧。我准备到时候往南边游学。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我已经打定主意走仕途,那就不能拘泥于做个书呆子!”
眼见小弟越来越成熟,晏书放下心来,“如此甚好!”
翌日一早,晏书要坐船回余杭。
码头上,张氏虽不舍,可女儿毕竟嫁了人,婆家能让她回娘家一趟已经很通情达理了。
“女儿,这次你回去,可要好好帮我谢谢亲家。我让书杰备了些土仪,你记得带给他们。这个包袱里是我给磊儿做的衣裳鞋袜,可要收好了。”张氏反复同晏书讲着,生怕她不记得。
“我知道了,母亲。”
晏书上了船,挥手同家人道别。
眼见客船行远了,张氏还有些不舍。书杰道:“若母亲舍不得姐姐,过几日我送您去姐夫任上,您在那里待个一两个月如何?”
张氏白了书杰一眼:“如今家里一堆事,我还要照顾我的乖孙,哪里抽的开手去别的地方。”
说说笑笑间,分别的忧愁又淡了些。
回到余杭,晏书将娘家送的土仪和礼单拿给秦氏,“太太,这是我母亲准备的。她还让我给祖母和太太带个好!”
林老太太笑道:“你母亲有心了!你这一路奔波的,在家里歇几日在往家垚任上去。”
晏书行了礼后,就回自己院里歇了会。
磊儿午觉睡得正香,秋叶在小厨房里做了浇头面,端了来给晏书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