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一唱一和(2 / 2)

“朕听闻大秦境内,四十五岁以下的僧尼众多,他们本应在世间为百姓谋福祉,却纷纷遁入空门,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皇上朱平安沉声说道,“王爱卿!”

王猛立刻出列,神色严肃,“臣在!”

“朕命你拟旨,凡我大秦境内四十五岁以下之僧尼,皆需还俗为民。他们或因战乱而遁入空门,如今战乱已去,天下太平,正是他们回馈民间之时。”皇上的声音中透露出强烈的决心,“对于还俗之人,各地官府需仔细登记造册,上报户部,然后妥善安置。”

王猛神色凝重,领旨道:“臣遵旨!”

皇上朱平安又看了一眼群臣,眼中闪过一丝凌厉,“至于庙宇,也需整治。朕知天下之大,名山古寺固然有其独特价值,但那些野庙繁多,鱼龙混杂。朕意以为,必须严加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寺庙设立。”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朕听说江游生爱卿对此事有所见解,礼部需酌情处理此事。”

江游生站在朝堂上,听得皇上此言,心中虽有疑惑但也立刻领旨,“皇上所言极是!臣必当竭尽全力整顿庙宇事宜。”

此时,朱平安微微皱眉,随后又轻轻挠头,似乎在深思着什么。他缓缓开口:“其实海慧寺的案子,早先是有可能预防的。”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与遗憾。

“就拿京师来说,丢失孩子的案子屡屡发生,但大多如石沉大海,毫无头绪。”他摇了摇头,声音里透露出深深的叹息。

大殿中的喧嚣逐渐消散,气氛变得沉重。众人皆知,京兆府又将面临一场风波。这个位置,看似光鲜,实则如坐针毡,头顶皇上的威压,随时都有可能遭受责难甚至性命之忧。

曹国公李静龙出列,他语气沉稳地开口:“皇上,臣并非替京兆府辩解,而是这事情确实存在隐情。”

“你细细道来。”朱平安道。

李静龙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阐述:“京师的人口普查显示,便有民户十万之多。以一家五口计算,人数便达到五十余万。”

“这仅仅是民户而已,还未算上驻军的家眷、在朝官员及其家眷,以及暂住京师的学子、商人等流动人群。”

“更别说各种匠人、没有户籍的奴仆……若是将城郭之外的百姓也计算在内,这个数字恐怕还要翻上几番。”

“人多了,事务自然繁杂。”李静龙继续说道,“京兆府管理如此众多的人口,难免有疏漏之处,尤其在治安方面。”

“内城贵胄云集,治安必须万无一失。但外城及城乡结合之地,人手往往不足。”

“更重要的是,京师人口众多,治安事务层层上报,手续繁琐臃肿。等上官回复时,贼人可能早已逃之夭夭,案件也冷却下来。”

“再者,臣坦言不讳地说,京师之地,人人自危,大家都希望相安无事。一些小事情,若是过分追究,可能会影响某些官员的仕途。”

“因此,大家往往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能维持表面的安定,便心满意足。”

李静龙的话语虽然含蓄委婉,但殿中的大臣们都是人精,自然心照不宣。他们默默点头,对李静龙的见解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