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秦国君臣论势(1 / 2)

“楚国此次主动出击,派出了整整五十万的兵力,气势汹汹地扑向对手。

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则是以坚固城池为依托、数量达三十五万之众的敌军。单就兵力对比来看,双方似乎不相上下,但考虑到晋国军队拥有城池的防御优势,实际上晋国应当还稍稍占据些许上风。

至于领兵将领的能力嘛,这次楚国采取了分兵两路进攻晋国的策略。

其中,南线的领军大将乃是荆云。

此人身经百战,经验极为丰富,而且他用兵向来谨慎小心,尤其擅长排兵布阵和运用各种军事阵法。

在楚国众多将领当中,荆云绝对称得上是赫赫有名的一员。

至于东线的领兵大将,则是楚国的上将军。

这位上将军更是非同凡响,其用兵之法犹如神来之笔,常常能够巧妙地将奇兵与正兵相结合,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果。

迄今为止,他在战场上从未遭遇过一败,堪称当世最为顶尖的名将之一。

反观晋国这边,担任主帅的是赵无恤。

赵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在晋国的六卿之中崭露头角并最终胜出,赵无恤可谓是居功至伟。

然而,尽管赵无恤有着非凡的才能,但在这残酷的战场之上,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在于谁更精通兵法韬略。

很显然,臣以为在将领这一方面,晋国相比起楚国确实要稍逊一筹。”旬闻一脸认真的分析道。

听到这里,秦君嬴刺微微一笑,饶有兴致地追问道:“那么,在士卒们的士气以及两国的国力等方面又当如何比较呢?”

听到秦君的话,旬闻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如今楚王熊章挟天子以令诸侯,晋国国君的爵位和封地都被褫夺,此时已经传遍天下,晋国百姓自然也是清楚,所以在士气方面,晋军肯定是比不上楚军的,至于国力嘛,臣以为晋国的国力比起楚国至少差了一倍”。

“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秦君嬴刺眉头微皱,脸上带着些许惊疑之色,忍不住开口问道。

旬闻见状,深知秦君嬴刺对此事心存疑虑,便一脸严肃而认真地解释起来:

“楚国乃是天下诸侯之中率先推行变法的国家啊!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

他们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法令,比如那军功授爵令,使得将士们奋勇杀敌,凭战功获封爵位;还有废奴令,解放了大量奴隶,让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更有招贤考试取材令,广纳天下英才,为国家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及奖励生育令等诸多政策。

这些还仅仅只是政治方面的变革,尚未涉及到经济层面的各项改革举措呢。

君上您想想看,咱们秦国施行废奴令不过短短四年时间,国内人口竟然就新增了足足一百万之多,开垦出的耕地面积也猛增了四十万亩呐!而且每年归入府库的粮食数量较以往一年更是多出了整整三十万石。

既然我们秦国仅通过一项废奴令便能取得如此显着成果,那么已然持续变法长达二十余载的楚国,其国力究竟会强盛到何种程度呢?”

听完旬闻这番话,秦君嬴刺不禁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躯,原本略显轻松的神色瞬间变得极为凝重。

此时此刻,他仿佛如梦初醒一般,意识到自己过去从未曾想过可以依据秦国自身变法所带来的成效去推测楚国乃至晋国的真正实力。

他只是觉得晋楚两国都比秦国要强,但却对晋楚两国的具体实力有个清晰的了解。

尤其是楚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