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九鼎(1 / 2)

对于楚王熊章而言,周王畿之中,被他真正看重的东西只有一样,那就是九鼎。

根据《史记》等古籍记载,九鼎最初由夏禹铸造。

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九鼎以象征对九州的统治,每一鼎代表一州,鼎上刻有该州的山川地理与物产,九鼎成为了夏王朝合法统治的象征。

九鼎是由一个大圆鼎和八个方鼎组成,整体呈“一圆八方”布局。

大圆鼎为冀州鼎,象征九州之首;其余七鼎分别代表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益州)、雍州。

九鼎在夏朝灭亡后为商朝所继承,商朝灭亡后又为周朝所继承,九鼎的传承不仅是政权的更迭,更是“天命”转移的象征。

如今这九鼎已经安稳的呆在洛邑之中已经数百年了,周王室将九鼎视为天命所归的标志,九鼎的存在证明了周王室统治的合法性。

一百多年前,彼时的楚庄王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率领着他的雄师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周王畿。

楚庄王站在周天子的面前,毫不掩饰自己对权力的渴望,竟公然询问起象征着天下共主地位的天子九鼎究竟有多重。

就在这一刻,楚庄王勃勃的野心彻底暴露无遗,仿佛整个天下都已被他纳入囊中。

然而,天不遂人愿。

正当楚庄王企图进一步实现自己称霸中原的宏愿时,晋国却突然出兵勤王,与此同时,楚国的盟友巴国背盟,楚国周边局势也变得动荡不安起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纵使楚庄王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选择撤离周王畿。

自那时起,楚庄王这不知深浅、不自量力的“问鼎”之举便沦为了诸国之间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楚庄王个人的遗憾,更是整个楚国的耻辱与伤痛。

此后,曾经如日中天的楚国逐渐走起了下坡路,国力每况愈下,甚至一度濒临亡国的边缘。

如今,楚国迎来了新的转机,楚王熊章强势崛起,他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力挽狂澜,硬是将这个岌岌可危、积贫积弱的楚国一步步重新带上了强国之路,并最终成就了今日威震天下的霸业。

熊章的威望之高,在楚人心中已然远超昔日的楚庄王,但也仅仅是超出部分而已。

而就在半年之前,当熊章亲自带着九鼎荣归襄郢之时,整个楚国都沸腾了!街头巷尾,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之声此起彼伏。

当时的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即使用“万人空巷”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恐怕都显得过于苍白无力。

从此时此刻开始,楚王熊章在楚国国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已然近乎于神明一般高大伟岸。

曾经那些关于熊章自我吹嘘,声称自己乃是奉天承运、代天牧民的说辞,现如今再也无人会心生疑虑去质疑其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