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阳光总是带着一种懒洋洋的味道,慢悠悠地洒在斑驳的泥墙上和蜿蜒的青石小路上。这里的生活宁静得如同山脚下那潭深不见底的湖水,偶有微风吹过,才泛起几圈不易察觉的涟漪。
林福就是这个小山村的送米人。他身材并不高大,常年的劳作使他的背微微有些驼,但那宽厚的肩膀却仿佛承载着整个村子的重量。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林福家那扇陈旧的木门就会“吱呀”一声打开。他总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粗布衣裳,腰间系着一根同样老旧的布带,上面挂着一串钥匙,走起路来会发出轻微的叮当声。
林福的米店在村子的东头,那是一间不大的屋子,墙壁是用泥砖砌成的,屋顶的瓦片有些残缺不全,透着岁月的沧桑。店里面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米香,那是林福最熟悉的味道。屋子的一侧摆放着几个巨大的米缸,每个米缸都像一个沉默的巨兽,装满了不同种类的米。有晶莹剔透的珍珠米,那是村里富户们喜欢的;也有颗粒饱满的糙米,是大多数普通人家的选择。屋子的另一侧是一个简陋的柜台,上面放着一把破旧的算盘和一个账本,账本的纸张已经发黄,记录着村子里每家每户的购米情况。
每天,林福都会早早地来到米店,仔细地清扫每一个角落,然后用他那粗糙的手抚摸着米缸,像是在抚摸自己的孩子。他对每一粒米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这些米不仅仅是商品,更是维系着整个村子生存的命脉。当太阳渐渐升高,村子里的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来到米店。
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脚步蹒跚地走进来,林福总是会热情地迎上去,搀扶着老人到柜台边坐下,然后耐心地询问老人需要什么样的米。他会从米缸里舀出一小把米,放在老人的手心,让老人看看米的质量。老人们总是会满意地点点头,他们信任林福,就像信任自己的亲人一样。
也有带着孩子的妇女,孩子们在米店里嬉笑玩耍,妇女则在和林福讨价还价。林福总是笑着,他知道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所以他的米价从来都是最公道的。有时候,遇到家境困难的人家,他甚至会主动少收一些钱,或者多送一些米。他常说:“都是一个村子的,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家饿肚子。”
在送米的路上,林福更是成了村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推着那辆老旧的木轮车,车上装满了米袋。木轮车在青石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他的身影穿梭在村子的每一条小巷里,每到一户人家,他都会大声地呼喊着主人的名字,然后把米扛进屋里。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裳,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因为他知道,他送去的不仅仅是米,更是一份温暖和希望,让这个小小的山村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能充满生机。
随着岁月的流逝,林福的头发渐渐花白,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米店和送米的工作。他就像这座山村的守护神,默默地守护着这里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和这个山村的故事。
——
雨季来临,小山村被一层烟雨笼罩着。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雨滴打在屋顶的瓦片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林福看着窗外如注的大雨,眉头微皱。这样的天气,道路泥泞不堪,送米的难度增加了不少,但他知道,村子里的人们都在等着米下锅。他披上那件破旧的蓑衣,戴上斗笠,毅然决然地打开了米店的门。
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裤脚,木轮车在泥地里艰难地前行,每推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车轮常常陷入泥坑中,林福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把它拉出来。他的身上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
在送米的途中,他遇到了正在雨中焦急等待的李婶。李婶家的米缸见底了,孩子又生病,她正发愁没米做饭。看到林福的身影,李婶的眼中泛起了泪花。林福赶忙把米送到李婶家,还关心地询问孩子的病情。他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递给李婶,让她给孩子抓药。李婶感激涕零,拉着林福的手直说他是好人。
送完李婶家的米,林福继续赶路。路过村头的老樟树时,他看到树下蜷缩着一个小身影。那是村里的孤儿小豆子,父母去世后,小豆子一直孤苦伶仃。林福心疼地走过去,把小豆子抱上木轮车,用蓑衣裹住他。小豆子冻得瑟瑟发抖,林福把他带回了家。
林福的家虽然简陋,但却很温暖。他让小豆子换上干净的衣服,煮了热粥给他吃。看着小豆子狼吞虎咽的样子,林福暗暗决定要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他让小豆子留在家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米袋之类的。小豆子懂事地点点头,从那一刻起,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雨过天晴,山村在阳光的照耀下焕然一新。林福和小豆子一起把米店重新整理了一番,小豆子在米店里欢快地跑着,他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林福看着小豆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个孩子将会成为他生命中一份特殊的羁绊,而他的送米之路,也因为小豆子的出现,有了新的意义。
——
随着时间推移,小山村的氛围悄然发生着变化。外面的世界像是一阵风,带来了新的消息和观念,一些年轻力壮的村民开始向往山外的生活,陆续离开了村子。
林福看着村子里越来越多空置的房屋,心中满是忧虑。他担心村子会渐渐衰败,更担心那些留下的老人和孩子。送米的时候,他能明显感觉到购米的户数在减少,以往热闹的米店也多了几分冷清。
这日,林福如往常一样送米,却听到村民们在议论村里的稻田。原来,由于年轻人的离去,很多稻田无人打理,杂草丛生。林福来到田边,望着那一片曾经肥沃如今却荒芜的土地,心中一阵刺痛。这些稻田承载了村子的希望,是粮食的来源,不能就这么荒废。
林福决定做点什么。他挨家挨户地动员还留在村子里的村民,希望大家一起重新开垦稻田。起初,很多人都摇头,觉得没有年轻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林福没有放弃,他带着小豆子,率先来到一块稻田,开始除草翻地。
小豆子虽然年纪小,但干起活来十分卖力。在林福的感染下,一些村民也陆续加入进来。林福把自己多年种地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教大家如何识别杂草和害虫,如何让土地恢复肥力。劳作的过程中,大家的欢声笑语又重新在田间响起。
在开垦稻田的同时,林福也在思考着米店的未来。他知道,不能只依赖过去的经营模式。他决定尝试种植一些新的稻种,听说那些新稻种产量更高、口感更好。他托人从山外带回来一些新稻种,在开垦好的一小片稻田里种下,每天精心照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稻田渐渐有了生机,新稻种也开始茁壮成长。林福看着那一片嫩绿的稻苗,眼中满是期待。他仿佛看到了米店重新热闹起来的场景,看到了村子恢复往日繁荣的希望。而小豆子在这个过程中也成长了许多,他懂得了劳动的价值和守护家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