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想到马上要离开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丈母娘竟然有些悲伤。林里当年迁个户口心里头都难受半天,更别说丈母娘这种没出过门的突然要出远门,有生之年还很可能不回来的情况了。
“妈,没事的,大城市里头人多,咱们这人又善良,到时候肯定能找到关系和睦的朋友。不过您也得长点儿心,城里人都穷,小心他们占咱们便宜。”
丈母娘本来挺悲伤,可听到林里这么说话,也不禁笑了起来。
“你就别胡说了,那可是城里,我虽然没去过,可人家那地方繁华着呢!要是那里不好,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挤破了脑袋往那里跑啊!”
“嘿!您可别觉得我是说假话,城里人的这个穷,不是没有钱的那个穷,而是在意外收获的物质上更加贫乏。虽然他们是吃商品粮的,可那都有定额,满足个温饱而已。可是一说到野菜啊!蔬菜这些,他们就不行了。您想啊!咱们这里有地,想吃什么挖什么,可他们没有土地,没处挖。想吃就得去菜市场买,至于能买到什么,那就得全看菜市场里有什么了,更看自己舍得花多少钱吃进嘴里了。”
“哦?这么一说,城里人的日子好像也不咋宽裕啊!”
“嘿嘿,最起码在一些咱们看起来不咋起眼的东西他们真的拍马都赶不上。就说今天晚上吃的那个苦菜,特别的清凉爽口下火。他们就很难弄到。一周七天过一天的星期,还要洗衣服收拾屋子什么的,骑自行车也走不了多远,加上人多地方少,能找到多少真的得看运气了。”
丈母娘也觉得有道理,别看公社这里好像人多繁华,可比起村里人来说,还是抠抠索索的,原因就是周围的荒地什么的太少,想挖点儿野菜都少见。就说今天晚上的苦菜,要是在村里,挖一天能拿尼龙袋装四袋。在这里忙活了半天,才那么一小筐。放到水里一焯,也就剩下那么一大碗了,一顿就给干没了,还吃的不够尽兴。
心里想着事儿,时间过的飞快。随着孩子一个长长的哈欠,周围一圈人都被传染了,开始接二连三的打哈欠。
林里的签子也磨的差不多了,不烤肉的话肯定够用了。干脆收拾了一下放回去,回屋里睡觉去了。
想到刚才擦黑的时候看到的场景,林里忍不住又努力了一下,算是对淑芬的补偿了。
小白是一个非常踏实、诚恳且正直的年轻小伙儿,只要他答应别人要做某件事,那他肯定会说到做到,绝不含糊。这不,今天上午当他得知林里邀请自己去他家吃饭时,二话不说便爽口答应下来,并表示放学之后立刻前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上午的课程就已经全部结束了。此时此刻,小白早已将其他事情抛诸脑后,满心欢喜地跟随着林里一同踏上回家之路……
丈母娘知道要来个大小伙子,中午特意蒸了一锅馒头。林里一直觉得,馒头要比面包好吃,即便没有任何的配菜,就只吃馒头也挺好。可林里一直没有那种条件来试验自己能吃几个。结果今天就开眼了。
小白哪里是实在啊!在林里眼中,他简直就是个缺乏洞察力、毫无眼色可言的人!这不,刚刚蒸好的大白馒头(●—●)还冒着热腾腾的香气呢,小白竟然毫不客气地拿起筷子,猛地扎了两个进去。
然后,只见他风卷残云般地大口咀嚼着,眨眼间便将那两个馒头吞下了肚。看着小白这般狼吞虎咽的模样,丈母娘有些尴尬,毕竟这样粗鲁的吃相并不太雅观,但她又不好意思开口叫小白慢点吃,于是只能默默地用一个大碗装满了几个馒头,送到小白面前。
对了,由于屋子里面比较闷热,而且人又多,所以林里索性带着小白来到屋外就餐。没想到这个决定倒是正合小白心意,他显得格外兴奋,似乎觉得终于可以避开那些陌生人,心情愉悦之下,连胃口都变得好了许多。
“小心着点儿,万一把喉咙烫着了怎么办?”
林里每次吃完火锅,嘴巴里面都要烫掉一层皮,总觉得口腔癌距离自己又近了一步。像小白这种,怎么也得烫一个喉癌出来。
“没事没事,我好长时间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馒头了。就这大白馒头,我一口气能吃十个。要是给我切几根粗咸菜,我能吃二十个。”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是肚子里没有一点油水,那吃再多东西也是徒劳无功。这种事情,林里可是深有体会。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的肚子就好像破了一个无底洞似的,无论怎么吃都无法填满那种空虚感。
所以面对小白的赌约,他根本不敢应战。毕竟这些食物可都是他家珍贵的白面做出来的呀!每一口都饱含着辛勤劳动的成果,如果因为一场无聊的赌局而被白白浪费掉,那岂不是太可惜了?想到这里,林里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冲动答应下来。
“别光吃馒头,也吃菜啊!这柴锅里头烩出来的土豆儿原汁原味,还有这白菜,嫩着呢!”
“嗯嗯!豆角也好吃。”
让荷兰人听到豆角,估计得晕过去。
小白已经吃的没人样了,嘴巴堵住了话都说不了。
林里看人家吃的开心,也有点儿饿了。一连吃了六个馒头才停了下来。碗刚放下,碳水一下就上了头,这得马上睡觉啊!
看着把最后一口擦干净碗的馒头塞进嘴里的小白,还是和这家伙去铁匠铺那里睡觉吧!带个男的回家,总觉得那么不舒服,大中午的也不好意思让人家自己一个人走。
“走。林里哥,咱们一起,我那边宽敞,就是吵闹了点儿,你别嫌弃。”
KtV都能睡觉的男人,还怕这些?
“走,我请你吃冰棍儿去。奶油的。”
大概是车队有钱,人多,每天消耗的量大,这边供销社的冰棍儿供应总是很及时。卖冰棍儿那小子估计每天多带一些都给送来了。
加上企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公社里面人的生活水平好像也高了点儿,比如林里来到供销社的时候,就看到几个孩子手里提溜着废品过来换冰棍儿。
也就是现在啤酒没有普及,否则大人们都得被孩子劝酒,不光要喝的多,还要喝的快。这可不是孝心作祟,而是那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啤酒瓶拿去供销社换东西。关键酒瓶子和钱币是两个概念,家长也舍得给。
供销社的熟人已经没有了,不过并不影响林里买冰棍儿。刚要买两个的时候,突然想到又不是小孩子,冰棍儿还一个一个的吃,难道吃两个不行?咱有钱啊!
“四个奶油冰棍儿,谢谢。”
“林里哥,黑子和他师傅现在应该在家休息呢!买回去吃不了就化了。”
“没关系,咱们每人两个,没看见今天的太阳有多大吗?一个冰棍儿不够,怎么也得两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