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致远则领着一群人在垦地,他们又开垦出了一大片菜地。
整座山头,除了树木茂密的地方外,其他能开垦的土地基本都被他们开垦完了。
如果再想挖地的话,恐怕就要挖到另一座山头去了。
不过那里的地溪水无法灌溉到,只能作罢。
宋清欢把小风跟秦致远那些人都喊了回来。
在纸上画了一个炭窑的图,吩咐大家去找地方,准备烧炭。
在冬日的暖阳下,炭窑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选址是首要之事,必须选在避风且土地坚实的地方,这样才能确保炭窑的稳固与耐用。
经过一番勘察,秦致远最终选定了一处背靠山峦、前有开阔地的位置,既方便运送木料,又能借助山体的遮挡减少风力对炭窑的影响。
建造开始了,男人们挥舞着铁锹和镐头,刨挖出一个圆形的坑洞,这是炭窑的雏形。
他们动作有力而迅速,泥土被一层层地翻起,在阳光下散发出新鲜的泥土香。
随着坑洞的逐渐加深,人们开始用石块和黏土来加固窑壁,确保它能够承受高温的炙烤。
炭窑的形状逐渐显现出来,它像一个巨大的碗,倒扣在地面上,中心低洼,边缘则逐渐升起,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热气的循环和炭的均匀受热。
在窑壁的内侧,细心的死士们还涂抹了一层厚厚的黏土,以增加窑内的密封性,防止热量散失。
当炭窑的主体结构完成后,接下来便是封顶的工作。
封顶要用到大量的枝条和泥土,以确保窑顶的牢固与密封。
男人们将长树枝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覆盖在窑口上方,然后再用泥土将其厚厚地覆盖住,形成一个圆弧形的顶盖。
最后,在炭窑的一侧开设了一个小孔,作为进风口,用以控制窑内的氧气含量,从而影响炭化的过程。
用了两天的时间,炭窑建造完成。
它像是一座小山丘,静静地坐落在山间,等待着木料的填入和炭火的点燃。
腊月十二这天,准备烧炭了。
这两天,宋清欢带着人精心挑选出适合烧炭的木材,这些木材质地坚硬且干燥,是烧出优质木炭的基础。
他们将木材锯成合适的长度,然后整齐地码放在炭窑内部。
随着木材的堆放完成,接下来便是关键的点火环节。
宋清欢小心翼翼地引燃窑内的木材,初始的火焰在窑内跳跃,渐渐蔓延至整个木堆。
火焰的温度逐渐升高,窑内的木材开始噼啪作响,这是木材中的水分被迅速蒸发的声音。
烧炭里面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控制火候。
努力回想上一世的知识,烧炭的时候需要通过调节进风口的大小,来控制窑内的氧气含量,进而影响火焰的旺盛程度。
宋清欢也没烧过炭,这是她的第一次实践。
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不成功的话,得到的就是一窑灰。
喜欢换亲?对不起,我依然是王炸请大家收藏:换亲?对不起,我依然是王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换亲?对不起,我依然是王炸请大家收藏:换亲?对不起,我依然是王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