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在201年时是荆州牧,镇南将军,封成武侯,并且据有荆州八郡,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和军阀。他早年参与太学生运动,并因此受到党锢之祸的牵连而被迫逃亡。光和七年(184年),党禁解除后,刘表被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属,出任北军中侯。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代替王睿成为荆州刺史,通过与蒯越、蔡瑁等人的合作,平定了长江中游的反抗力量,将治所迁至襄阳。
刘表在荆州期间,恩威并施,招诱有方,使得荆州内部相对稳定,群民悦服。他还开设学校,爱民养士,使得许多北方士民选择前往荆州避难。在对外关系上,刘表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但由于性格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
现在正值公元201年,建安五年八月,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大地仿佛被置于巨大的蒸笼之中,干旱少雨的状况使得空气中都弥漫着焦灼的气息。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刘表大军毅然决然地展开了对周边势力的军事行动。袁术虽说已身死大半年之久,但其原本的残余势力却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毫无章法地四处侵略掠夺资源。
在这段风云变幻的时间里,刘表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逐步吞噬其他势力。他的部队在战火中不断壮大,实力日益强盛,最终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强大力量。此时的刘表,率领着气势恢宏的大军,已逼近大汉势力的边界之处。
纪灵,原本便是徐孝璞的老对头。昔日在徐州,袁术大军被徐孝璞一举击败,纪灵无奈之下率领着袁术的残余部队仓惶逃往袁术的根据地,妄图回到袁术的寿春、淮南、淮北等地继续称王称霸。纪灵在此地苦心经营多日,然而,却在刘表大军的凌厉攻势下被打得狼狈不堪,四处逃窜。
这不,纪灵被刘表一路追赶至宛城、江夏、襄阳一带。纪灵再也不敢贸然往东北方向进发了,因为他通过情报得知,东北方向的汝南、汝阳地区,如今已成为大汉皇城的所在地,现更名为隐龙山龙兴城。在那龙兴城中,居住着当今的汉室皇帝汉献帝刘协,而此刻辅佐他的正是刘备和徐孝璞等人。
而刘表的大军,在追至此处后,也不得不停下了进击的步伐。他们同样陷入了犹豫之中,深知只要继续往前追赶纪灵,必然会与大汉势力产生纠葛。
现如今,襄阳已被刘表大军成功攻克,他们随即将总部设立在了这座战略要地。从此处往东南方向前行便是江夏,往东北方向则是宛城。而这两座城市的东边,便是那巍峨耸立的大汉皇城所在地隐龙山。
刘表在襄阳城中的营帐内,与诸位将领商议着下一步的战略。“诸位,如今我们已兵临大汉边界,是进是退,还需从长计议。”刘表目光凝重地说道。
一位将领起身拱手道:“主公,大汉虽势微,但仍有刘备、永不言弃等人辅佐,不可小觑。若贸然进攻,恐陷入泥潭。”这位便是魏延。
另一位将领甘宁则反驳道:“主公,如今我们兵强马壮,正应乘胜追击,一举扩大势力范围。”
众人争论不休,刘表陷入沉思。
此时的隐龙山山边边界,刘备和徐孝璞也得知了纪灵被追至附近以及刘表大军的动向。
刘备忧心忡忡地说道:“三弟,刘表大军来势汹汹,我们当如何应对?”
徐孝璞沉思片刻,说道:“大哥莫急,先加强城防,再派人打探刘表的真实意图。”
众多的斥候被迅速派出,如离弦之箭般奔向各方去打探消息。
没过多久,便有一名斥候匆匆归来回报:“启禀二位大王,此次刘表之所以率领大军兵临我大汉边境,乃是为了追赶那纪灵的残余部队。目前为止,他们双方正处于对峙状态,看样子刘表一方似乎正在犹豫是否采取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好了,下去吧!务必要严密侦查,一有新的信息即刻回报!”刘备神色严肃,大声命令道。
“得令。”这位斥侯恭敬地敬了个军礼,随后便转身退下了。
于是,三方面的军队就这样相互对峙着,气氛紧张而凝重。谁都不敢贸然先擅自动手,仿佛在等待一个关键的时机或是决定性的信号。
时间在这种僵持中缓缓流逝,每一方都在暗中观察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揣摩着对方的心思和意图。
徐孝璞眉头紧锁,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对策:“大哥啊,如此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需得做好万全的准备,以防万一。”
刘备微微颔首:“贤弟所言极是,当加强军备,安抚百姓,同时派出使者试探刘表的想法。”
就在这时,又有斥候来报:“报!纪灵所部出现骚乱,似有内部矛盾。”
徐孝璞与刘备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警惕。
他们深知,这一变化或许会打破当前的平衡,引发意想不到的局面。而他们必须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做出明智的抉择,守护大汉的安宁与尊严。
原来,纪灵所率领的这支部队皆是原先袁术的老部下。此次他们的联手,实乃迫于无奈之举。袁术亡故之后,因纪灵所部人数众多,又加之纪灵施加的压力,众多原本效力于袁术的旧部无奈之下,只得选择依附于纪灵的势力当中。虽是如此,但其内部各怀鬼胎,心思根本未能团结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