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下车的时候,跟着程大姐往她家走,两人讲好,杜若住三天,一共给一百块钱,吃住全包。
河西村大约有二三十户人家,这附近的地不多,年轻人大多数都出去打工了。
这些年改革开放,南边的钱好挣,有的是小两口搭伴走,有的是男人自己去,村里剩下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孩子,还有一些在家照顾家里的妇女。
老头老太太没什么事,有的手里拿着簸箕在筛豆子,还有的给小园里的菜在浇水,不上学的孩子们就在胡同口玩,到处都是烟火气息。
程嫂子从进胡同口,就不停的跟人打招呼,地方小,大家彼此都认识,一点小事就会被无限的放大,见程嫂子回来了,有事没事的,也都想打听两句。
这一路上跟过五关斩六将似的,每遇到一个人就要耽误几分钟,几百米的距离,愣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的感觉。
这种感觉挺新鲜,好不容易到了程嫂子家,小小的三间青砖瓦房,收拾的干净利落,杜若一进厨房门,一眼就看见锅台边上放着的青铜烛台。就连锅台边上装油的瓦罐,应该都是商周时期出土的陶器。
在车上的时候她就说嘛,看程大姐也不像是特别有钱的人家,气运值可不低。
见杜若看着油罐出神,程大姐笑着说道:“我们乡下人家不是天天都能买到猪肉,每周只有两次赶集的时候才能买着。
家里也没有冰箱,每次买了肉就用油炒一下,多放一些盐,放到瓦罐里,炒菜的时候放一点,也算有个荤星。”
说到冰箱,程大姐一脸遗憾:“我表姐家就有个冰箱,那玩意儿可好了,啥东西放在里头也不怕坏,就是老贵了,俺们乡下人家买不起。”
杜若微笑:“会买得起的,家电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以后用个冰箱也不是啥大事。”
程大姐拍着大腿说:“那敢情好。”
杜若走上前,仔细观察瓦罐:“大姐,你家这罐子还蛮好看的,在哪儿买的呀?”
“买啥呀?有一年发大水,俺村头前面的小河套里,多出来不少这东西,有的都摔碎了,这个是我好不容易找出来的,还带着盖子呢,村里也有不少人捡回家的,干啥用的都有,不稀罕。”
“这蜡烛台也是吗?”
“咋不是嘞?这东西摔不碎,家家都捡了好几个回家,那时候俺村没通电,都是正用的玩意,能捡着谁还花钱去买呀?”
程大姐把杜若让到西屋,西屋里的陈设很简单,窗台底下有两个木头箱子摞起来,上头铺了一块小花布当做桌子,上头放了一个陶罐当花瓶。靠窗户根放了一个板凳,再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程大姐笑着说:“这是俺家闺女的屋子,她去南边打工了,大妹子,你别嫌乎,俺闺女从小爱干净,被褥啥的都是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