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怪谈:开局添堵技能,心累 > 第186章 国内神话体系(1)

第186章 国内神话体系(1)(1 / 1)

中国神话是中国在上古时期的传统文化的产物,主要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一些思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达的故事和传说。它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表达了对于超越现实的能力以及理想追求的理解和想象。

中国神话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上古神话:主要包括盘古创世、女娲补天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三皇五帝、神农氏尝百草、仓颉造字、刑天舞干戚等着名神话故事。

2.宗教神话:如观音得道、八仙过海、钟馗捉鬼、妈祖传说、狗咬吕洞宾、神女瑶姬、干将莫邪、盐水女神与相王、廪君与盐水女神、酒仙杜康、龙女拜观音、月老牵红线、天鹅仙子和蛤蟆神、泰山石敢当除妖避邪、四大神兽等。这部分神话故事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佛教的一些元素相互融合。

3.民间神话:有天仙配、白蛇传、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吴刚伐桂、孟姜女哭倒长城、钻木取火、黑狗食月、梁山伯与祝英台、愚公移山、洛神宓妃、穆王西游、麻姑献寿、丹朱化鸟、智斩独角龙、百灵除龙、望帝啼鹃、相思树、济公、除夕传说、十二生肖、鲤鱼跃龙门、摇钱树和聚宝盆、杨家七兄弟、五兄弟、天书、端午节传说、日月潭传说等。

4.文学神话:例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封神榜、劈山救母、宝莲灯等,这些故事多来自文学作品。

中国神话的传播方式多样,包括写书与口耳相传等。相关的神话书籍有《山海经》《封神演义》《淮南子》《神仙传》《搜神记》等。

中国神话体系十分庞大且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这些神话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理解,也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传统。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神话体系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新的神话元素加入,或者对原有神话进行不同的解读和诠释。同时,中国的道教、佛教等宗教也对神话体系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吸收、融合了部分神话元素,并形成了各自宗教内部的神话故事和信仰体系。

另外,如果按照秦以后的中国神话体系来分,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国祀系统:自汉代以来,帝制统治者所崇拜的最高超自然存在即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是天崇拜,这个体系的核心被称为昊天上帝,也被称为昊天上帝太一(区别于《楚辞》提及的楚地天神崇拜东皇太一,太一被视为是至高神,后与更受儒家推崇的昊天上帝有所混合,汉代后太一之名往往被略去,不再与昊天同称,而是作为星辰祭祀的一部分存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对泰山的官方封祭仪式,泰山封禅由此成为帝王祭天的最高级仪式。国祀神系的首要内容是祭天仪式与对主要自然元素的祭拜仪式,其次是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再其次是对官方所承认的儒圣、历代明君贤臣、宗教神的官方祭祀活动。在一些朝代,也会将一些人格化的神明、被封为神的历史人物列为次级别的国祀内容,如孔子,祭孔曾是历代王朝的重要祭祀内容。

2.佛道系统:东汉后期道教兴起,同时佛教传入,两种宗教在魏晋时期不断发展,彼此博弈并相互融合。佛教试图将道教的体系算作是“六道轮回”“三千世界”的一部分,道教则试图将佛祖归结为另一位得道者(老子化胡说)。两者的许多神只都有所联系,并且许多民间神只被佛道两种宗教共同纳入到了其宗教体系之中。道教有三清级别,即元始天尊(大概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是道教上清派的至高崇拜)、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通常被视为老子的神化)、灵宝天尊(太上道君,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佛教追求跳出六道轮回之外的终极目标,佛道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被纳入到本土天崇拜文化的基本框架之中,成为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主要内容。

3.民间系统:由各种地域神明集合而成,这些人物神只中的一部分被佛道文化所收纳,被加封了各种宗教头衔,其中甚至有一部分被皇家所认可,纳入皇家国祀的一部分。

总之,中国神话体系丰富多彩,包含了众多的神话故事、人物和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神话往往是通过口口相传或古代文献记载传承下来的,不同的记载和传说可能会存在差异,而且有些神话可能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演变和融合。对于中国神话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分类,也存在多种观点和解读。如果你对特定的神话故事、人物或某个时期的神话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的资料和研究,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