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想起”。
难道发生的事情不是盛清芸推测的,是盛清芸知道的?
楼主继续看着信笺,写得相当的简洁。
“京城病疫,人为制造,与百姓无关。”
“京城中有官兵乱捕病人,病人逃散是受人指使,官兵受人亦是。”
“病疫长达半年之久,人数巨大,药材依然不够。”
楼主抬头看了看张大夫,什么都不
有说,却是叫人毛骨悚然。
“太子会借机立威,此事可争。”
没有了!
楼主慢慢的收起信笺,不仅没有将它烧掉,反而拿出一个盒子来,慢慢的打开它。
这盒子里面已有数封信笺,被他好好的收着。
“查,最近京城之乱,与谁有关。”
楼主的话音一落,青虹就消失了。
“张老,药材不够吗?”楼主又问。
他怕是没有想到,戊寅楼竟然会把事情盯得了这么紧,在知道药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了提醒。
“不够。”张大夫实话实说,“有人争药,高价而购。”
这是有人比他们更快一步在做着这些事情,而做着此事的人,必然有一种最大的可能,才会让他们采取行动。
购药之人,如果不是幕后安排者之一,就是知道内情之人。
楼主冷冷的笑着,说道,“行了,来听我安排。”
张大夫上前一步,听着楼主的一番话,心里就有了数。
无论旁的事情如何,药材是一定要够的。
次日朝后,萧胤求见皇上,秘谈了些许时间。
他在离开时,皇上那边都没有发生什么异样,但是到了傍晚,便有京兆衙门的人冲到了一位大人的府中
,将正在密谈的几个人抓了个正着,直接就被关在牢中。
朝中诸臣得到消息时,已是数日之后。
这位大人的罪名,被盛清芸罗列,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京城中发生的一些乱事,竟然是由他主使,自然是要为自己的罪过承担责任。
皇上没有心慈手软,而是大张旗鼓的发旨,封府,判流放行。
整个过程都是相当的迅速,不给任何人辩驳或者求情的机会。
这位大夫的罪行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求情又能如何?
在京城的街道上,烂菜烂果子都拍向了这一府的人。
他们有的不过是随着大家一起罢了,却也真的有人因此受过害。
每每官兵抓人,都是兴师动众,损坏摊位、无视伤者,也无赔偿,早就令百姓有所怨愤。
现在找到了罪魁祸首,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那位大人坐在囚车中,一直掩面,不肯让人看出他的真容来。
“早知如今,何必当初。”盛彦坐在酒楼中,摇头晃脑的说。
他之间是真的伤的挺重的,这才刚刚养好。
他以为盛鼎昌不来看他,盛晔也必是会找他的麻烦,谁知道他的这个伤养得是顺顺利利,没有受到任何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