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责问刘备(1 / 2)

刘备是在樊城夜战前两日抵达江陵的。

对于刘禅的军事部署,他非常满意,觉得孺子尚可教。

接下来,他就在江陵亲自追悼了关羽、张飞。

一时间整个江陵城内素白飘天,哀鸿遍野。

然而到了当天晚上,刘备就得到情报,说是樊城大乱,战斗不止。

刘备心惊,疑是樊城陷落,正欲起兵连夜驰援。又有探马来报,说是宋江已经杀退了樊城外围的所有曹兵。目前,曹兵在统帅曹丕的带领下,连夜向南阳退去。

刘备心中既喜又忧,一夜难眠。

不想刚刚天明,他就又收到一条更炸裂的情报。说是宋江一鼓作气,竟拿下了南阳城,还招揽了当地数万强盗,纳入了自己的麾下。

不是吧?

有主角光环的人都这么吊炸天吗?

这必死之局他都能玩出这么多花来?

……

刘备再也坐不住了,立刻率人亲自到南阳去见宋江。

宋江听闻刘备来后,一改往日恭谦的态度。只冷冷将他们迎进府中,筳宴也甚为寒酸。

察觉到异常的刘备问:“数日不见,宋头领怎的如此生分?”

宋江则答:“非是小可对汉中王冷漠,只因所部于樊城一战阵亡巨大,实在难有欢颜。”

刘备则宽慰说:“众将士皆为讨贼扶汉而就义,当是死得其所。宋将军不必过分伤悼。”

一股无名的业火蹭蹭猛蹿。

刘备的话瞬间引起了宋江的生理不适,立刻针尖相对说:“诸兄弟为汉室而亡,我虽然为之伤悼,但也不会有太多不平之心。问题在于,他们当中本有很多人可以活下去,却被人硬生生的逼上了死路!”

宴会的气氛一下就冷冽肃然了起来。

对于樊城之事,众多梁山头目对于刘备集团也都有了不小的埋怨之意,不平之心。

宋江这番话,无疑是将他们这份情绪都调动了起来。各怀愠怒地看向刘备及其属下部将。

察觉到情形有些不对的赵云立刻起身,侍立在刘备左右。

刘备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情绪变化,平静问道:“他们被谁逼上了死路?”

对于刘备那副“不关我事”的样子,宋江简直要被气到鼻子变形,语气中带有几分愤怒说:“敢问汉中王,小可数度向江陵发报求助,让他们按照约定发起进攻。可他们每每都答应得很好,但就是不肯发兵,这是何缘故!”

对于宋江的诘问,刘备并不慌张。他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一个黑皮矮子的怒火还不至于让他失了方寸。

“宋头领少怒,且听我一言。”

刘备的语气依然平和近人。

宋江做了个手势,示意刘备说下去:“小子刘禅,自幼懦弱无刚,虽生于离乱之中,却长于衣食锦绣,从小未亲历战事。此番是他第一次统兵作战,难免会有捉襟见肘,举止失宜的地方。关张二人皆殁于王事,荆州无主持大局之能者,不能为犬子分忧解难。故而对宋将军之后的困局多有辜负之处。

况整个樊城之战中,犬子也并非完全没有派兵援助。只是因为统兵的关兴、张苞等人亦系青年将领,战场经验不足,左突右冲,始终突破抵达约定的地点。

荆州也实在派不出更多的军力,毕竟还要严防东边的吴贼。

造成这种情况是各种因素加在一起造成的,绝非简单的是非对错就能论述得清楚的。”

好一张巧舌如簧的利嘴啊。

先是以各种真真假假的小理由分担矛盾,然后再在最后提炼升华,把问题的原因推到一个高深虚无的境地。

他若是生在现代,去答论述题,必然会得满昏啊!

宋江咬牙切齿。

……

对于刘备的说辞,除了东吴那点事,宋江是一个字都不带信的。

但为了最后的体面,宋江还是说道:“不管什么原因,我不希望这样的事再发生第二次。”

他“大义凛然”的又说道:“这不单单是因为让我们损失了很多不必要的军力,更重要的是若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此番曹丕早就成擒了!若是如此,曹操必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