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超级系统之崛起 > 第120章 教育改革(4)

第120章 教育改革(4)(2 / 2)

在华夏,从小培养孩子国家民族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对国家、民族、人民的热爱,并不是必须要那些呆板,甚至算得上洗脑的“政治”教育,这些反而有时会起到一些“逆反”的效果。

可以说,在我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亿万优秀人民的智慧创造中,甚至包括近代无数华夏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崛起的不朽战斗中,甚至不需要丝毫的夸张,只需完全去还原历史,就有太多的太多,会令每一个华夏人民自豪和骄傲,从心底里去忠心的热爱和守卫这个国家、民族和人民。

因此,此次课程的改革,中小学不在有传统的“政治”课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以华夏历史(包括近代史)、科技、人物传记等为背景的,极为生动的科普教育和一些传统的国学教育,而那些纯粹的政治课程,则被列为大学教育中哲学类课程的一部分。

当然,其中仍有一部分在大学中被列为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必修课程,毕竟当今华夏比如基本国情,国家的重点路线、方针,社会矛盾,政治制度,分配制度、经济制度等等,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还是有必要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只是课程的强度和难度被大幅度减小,很容易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还增加了一些国外社会、政治制度的介绍和对比,公开透明的相互对比,分析优劣性和先进性,不但让学生真正了解明白了各有优劣,有了自己的认识,不再人云亦云,毫无所知的受人蛊惑,同时也彰显了华夏对道路、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前所未有的坚定和自信。

此外,在幼儿园的启蒙教育中,不再只注重“a、o、e”或“1+1”的教育,更强化了孩子安全、自立等方面,对自然、生命的观察和兴趣方面,以及华夏传统“忠孝仁义”等方面的教育。

如在幼儿园阶段,每一个孩子都要了解和学会110、119等特殊电话的作用和拨打,都要学习如何处理和面对陌生人和一些突发事件,都要参加一些采摘草莓、苹果、葡萄等实践活动等等,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声律启蒙》、唐诗宋词等也都成为了孩子的启蒙教材。

在小学课程中,语文的比重被加大,更增加了“毛笔书法”、“围棋”、“水墨绘画”、“声律诗词”等一些传统的课程教育,身为华夏人连“横平竖直”都写不好,却都热衷去学习什么“英语、日语”,简直就是讽刺。

当然,随之增加的还有“炼心诀”的修炼课程,这是一门包含华夏传统文化更为庞大和复杂的课程,是真正将要伴随华夏人一生的课程。

此外,每周还必须有一节家政课、实践课、手工课、音乐课、美术课等等,这几种课程绝对不再允许有任何家长代做的现象出现,家长可以给以一些参考意见,但必须由孩子亲手独立完成,哪怕是“疏通厕所”这样的课程。

总体而言,小学的课程负担不是很重,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培养学生“忠孝仁义”的品质,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修炼“炼心诀”,打下基础。

但是初中的课程,却开始加重,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这些传统的科目均被保留,但是难度和教学方式却有所降低和变化。

比如,历史课,不再仅仅是单纯地去背诵和记忆“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什么,这个事件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等,而是去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在某年某月某日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将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或影响,如果事情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等等。

同时“毛笔书法”、“围棋”、“水墨绘画”、“声律诗词”、“炼心诀修炼”等一些国学或传统教育仍然并存,甚至比例还有所曾增加,可以说中学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在意志、精神、思想等方面的锻炼,特别是“炼心诀”的修炼更是进入重要时期。

大学的课程就不要说了,虽然“毛笔书法”、“围棋”、“水墨绘画”、“声律诗词”、“音乐”等课程成为了选修课程,但仍然要求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两门。

同时,随着大学考核制度的严格,真正地实现“宽进严出”,各项课业的负担也极具加重,还要兼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炼心诀”的修炼更进入了关键时期,因此,这六年里,整天无所事事,蹲在宿舍和泡在网吧“撸啊撸”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自古,在华夏,读书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伤仲永”似的天才事件也并不少见,因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苦作舟”、“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逐渐成为了华夏所有大学学生及其以后一生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