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嫡亲的兄妹俩,所思所想差不了多少,想到妹妹身为王妃,尚且不要他付出,以免万劫不复,莫鸾这个做娘子的……罢了罢了,目的不同,行事作风自不一样。若非他常年驻扎边关,也不曾想到莫鸾竟会这样教孩子,这等行事作风,与其说是资质足以做王妃的名门贵女,倒不如说是那些出身寒微,营营汲汲的女子。不,寒门亦有高士,莫鸾的做派……“阿吟,我记得你小时候很喜欢你嫂嫂?”
“她是我的嫂嫂,我不与她说话,又能与谁说呢?要说喜欢,从前是有的吧。”苏吟也不说莫鸾的坏话,只是用一种平静的态度阐述事实,“这么多年过去,我始终记得她为了照顾我,流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当时都做好了她打我,骂我,一怒之下将我赶出去的准备,心想无论什么我都受着,这本就是我不懂事,是我的过失。没想到,她只是失落了一瞬,就安抚地对我笑了笑,表情很温柔,问我有没有被吓到。”
这个温柔安宁,不带一丝阴霾的笑容,成了她毕生的噩梦。
从那以后,她不敢面对任何人的笑容,因为她始终认为这些人如花的笑靥背后肯定掩藏着无尽的恨意,只是碍于一些事情,不敢表露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她才没被魏王偶尔流露的温情所迷惑,依旧保持着立场的坚定和清明。
苏锐无言以对。
他本想问妹妹,既然害怕,当年为什么不说呢?转念一想便明白,当时的苏吟还是个半大孩子,见嫂嫂为了照顾她流产,本就十分内疚。即便心里害怕,也只会认为自己不懂事,明明连累了嫂嫂,竟还惧怕她,又如何会将这件事告诉兄长,做个忘恩负义之人呢?等到大了,经历了世事,明白不对,又不好因为一点小别扭破坏兄长的家庭,也就只能忍着了。就像她所说的,再怎么不喜欢,莫鸾终究是她的嫂子,嫂子来找她说话,平日她可以挡了,难不成大庭广众之下也能不给面子?
再怎么精明的人,遇上怪力乱神,又被有心算无心,也有不周到的地方,苏锐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再深究,转而问:“瞧我的记性,之前都忘了问,灵寿现在过得好不好?”
“也就那样,谈不上好坏。穆家是出了名的傲慢霸道,穆诚生长在温柔富贵乡,有的是女人小意奉承,她的姿态无论高低,穆诚都收不了心。这一点,我早就说过了。”即便提起亲生女儿,苏吟也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样子,“她有心助她父亲完成大业,愿意嫁到穆家去。既然有求于穆家,少不得将这点委屈应下。”
儿女固然要孝顺母亲,但在皇室尤其是魏王府这种儿女的婚姻大事,王妃顶多建议两句,压根没决定权的地方,自然是巴结魏王来得重要,王妃千言不及魏王一语。
苏吟的性子本就寡淡,修道日久,颇有点远离俗世的意蕴,提点过儿女几次,见他们不听,也就听之任之了。
苏锐皱了皱眉,本想说苏吟两句,譬如没必要矫枉过正,既然离得这么近,儿女还是该花点心思之类的话,对他十分了解的苏吟便抢先一步说:“我的大侄儿苦恋阿凝近五载,这件事,我知道,灵寿知道,秦宵知道,魏王也知道。偏生除了我之外,没人反对秦宵与阿凝的婚事,却在她嫁进来后对她异常冷淡。阿凝诚惶诚恐,简直把我当做西王母来伺候,我瞧她的心思,也不求什么夫妻恩爱,只求有个一儿半女,终身有靠。偏生这孩子……唉,大概是压力太大,怀几次流几次,才一年多,竟将身子伤了大半,怕是再难有孕了。”
饶是苏锐喜怒不形于色,听见这个消息,仍旧险些没掩饰自己的震惊,又渐渐化作一抹讥讽。哪怕是一般人家,碰到这种事情也要避嫌,哪有明知道表哥喜欢,表弟硬要去求娶的道理?由此可见,魏王压根没将他们当做正经亲戚,半点情分都不存。不过是称斤论两,放在天平上,好吆喝买卖罢了。
若不是想明白这一点,苏吟也不至于对丈夫、儿女这般失望。她也露出讥讽的神情,与苏锐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阿凝一诊出有碍生育,这对父子就立刻要纳妾延续后嗣,纳的便是八年前接进府,如今已是个老姑娘的纪幕僚的族女。据我所知,秦宵早就对这位纪娘子有些意思,魏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可不相信府中什么纪鸣私生女的传言,区区一个幕僚,他们父子还看不上眼,纪清露也不像个知道事的,哥哥大可从她的籍贯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