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高中毕业的这些年,不论是在马店小学教书,还是在基建队干活,他就像一个插队知识青年那样,人家安排干啥他就干啥,尽量把活干好,免得人家看不起,指脊背。作为一个农家子弟的他深深地懂得,要生存就必须劳动。劳动的观念他从小就养成了,记得上初一时,学习《社会发展简史》(陕西采用辽宁人民出版社的课本,红颜色),政治老师在课堂反复讲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就是将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要劳动,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他骨子里就不怕劳动,劳动就是再苦再累他都不怕。现在他更加明白了革命导师李大钊的话“我觉得人生永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劳动。一切乐境都可以由劳动获得,一切苦难都可以由劳动解脱。”
这些年来谋生经受的风风雨雨,使高加林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笔直地竖立在他的前后左右,全方位地折射着他,把他曝光在生活的浪尖上,让他经受历练,使他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看清了自己相反的一面。他高加林不是从贾府里走出来的锦衣玉食的贾玉宝,也不是从政府大院里走出来的养尊处优的官二代。他就是一个生在黄土长在黄土,从黄土地里跌打滚爬出来的土的不能再土了的乡巴佬,在大自然面前,他就是被西北风扬起的一粒尘埃,风住后会依然落地黄土地上。
一有时间,加林就进行反思,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不要高抬自己,他高加林就是文革后期极普通的一个被推荐上了高中的高中毕业生。两年的高中求学生涯,就是电影《决裂》中所反映的开门办学,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那时课堂及试场就设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考试开卷,试卷一发,同学们相互研究,你抄他,我抄你,一人会,全班会,文化课学习基本上都是走走形式。一九七六年十月,英明领袖华主席粉碎“四人帮”后,邓副主席恢复了高考,尽管加林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下了不少功夫,却被老三届的精英们挤下了独木桥,才使他没有如愿以偿地走进心中的象牙塔。他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再也不能好高骛远,华而不实,做客里空那样的人。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一切。人生就应该像牛那样脚踏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向前迈进,树立信念,不怕挫折,愈挫愈坚,怎能像氢气球那样飘呢?或不堪一击呢?他教书时读过马南邨的《燕山夜话》,他怎能把一只鸡蛋看成一份家当呢?他不该趾高气扬,太自负,目中无人,更不该把别人的轻易许诺看成了皇上的圣旨,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时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啊!
这些年来,生活锻炼了他,生活教育了他,使他的精神世界经过了透析,得到了沉淀,使他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加林还记得一位诗人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能够投入这块土地的怀抱,让自己的心灵血脉与这块土地同频震颤,那么他就能够从这块土地上获得磅礴的能量。
高加林通过默默地思考,他终于找到了人生中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来源于古希腊神话,英雄特修斯在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用一个线团破解了迷宫,杀死了怪物弥诺陶洛斯。次线常来比喻走出迷宫的方法和路径,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线索)。这就是脚下这厚厚的沉淀千年的黄土地,这才真正是安放他心灵的集散地。
今后的生活,必须埋头于黄土地,必须融合在黄土地里。因为他吃的是黄土地里长的,穿的是黄土地里栽的,他是在黄土地上长大的,是黄土地给了他生命,给他滋养,给他欢乐,给他提供生活的舞台。对着黄土地高加林暗暗地发誓:啊!黄土地我要和你融为一体,坎坎坷坷不离不弃,永永远远不分开,你是我的生命之根,你是我的精神家园。
以上就是高加林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对自己的过去所做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