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窃取神位
“是李氏族人。”方众妙轻轻为黛石等人解惑。
李国公被抄家灭族,案件牵连甚广,层层盘查下去,足查了数月时间才终于有了结果。这是李氏宗族的一个旁支,也是最后发落的一批人。
押解这群人的官差上下打量牛车上的女子,脸色纷纷剧变。
也不知为何,女子分明长得这般出尘绝世,哪怕穿着一袭布衣也难掩其仙灵飘逸的姿容。然而,她静坐不语时,偏偏就能让旁人完全忽略过去,像是周身萦绕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而今她缓缓开口,那屏障便似烟云消散,展露出被遮蔽的一轮艳阳。这如仙佛临世的女子,不是当朝国师还能是谁?
几个官差慌忙跪地,口称圣安,手中不忘死死摁住少年。
对着方众妙吐口水的民众全都僵立在原地,脸色一片煞白。国师怎会坐着牛车出现在城外?还穿得这般朴素?不应该啊!是不是弄错了?
然而李家人并不管这个。他们只知道仇人就在眼前。
少年挣扎着爬起,又被几个官差强行按压下去。
他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只能竭力抬起沾满尘土的狰狞脸庞,咬着牙唾骂:“好一尊泥塑的菩萨!您这双洁白无瑕的双手到底沾染了多少鲜血?您身边呼啸的寒风又凝聚着多少冤魂?您不是开了天眼吗?可敢低下头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模样?”
方众妙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白皙如玉的双手,又看了看四周的风,唇角绽开一丝玩味的笑容。
她虽然沉默以对,但她的一言一行看在少年眼中却都是羞辱,亦是蔑视。
少年恨到极致,不由地剧烈挣扎,口中发出野兽般的呜咽。
两个官差压不住他,另两个官差连忙帮忙。这些人想用刀柄敲破少年的头,却被方众妙轻轻摆手,无声阻止。
路人跪伏一片,耳朵悄然竖起,听那少年叫骂嘶喊,心中不免恻然。
平民百姓受权贵欺压残害,这早已不是新鲜事。只能说,天下权贵都是一丘之貉,国师也不像传言中那样是个好人。
“别闹了,消消停停地去挖矿吧。人斗不过天。”一个老翁藏在人群里低声劝说一句。
反正他也活了六七十岁,不怕被国师报复。一句话救下一条命,下辈子说不定还能投个好胎。
方众妙瞥了老翁一眼,脸上并无不悦之色。
少年哪里甘心,昂起头用哭腔喊道:“我爹早死,我娘含辛茹苦将我养大。她苦熬着日子,眨眼就是十六年。为此,朝廷还给我娘建了一座贞节牌坊,以此表彰她的贤德。”
“我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平时从不作恶。我每日用功读书,早已考取秀才功名,眼看就能科举入仕,鼎立门户。只因李国公是家主,他犯了事,我们这些族人便要受牵连,这是天大的不公!我们不服!”
听见少年饱含冤屈的话语,旁支所有人都喊起来。
“我们不服!”
“我们冤枉!”
“国师草菅人命!”
跪在一旁的路人们也都大着胆子抬起头,去看国师。多么慈悲的一张脸,多么冷酷的一颗心。正是这样的高高在上,才倍加令人厌憎。
黛石很想走上去打烂这少年的嘴。余双霜却想得更多一些。
干娘修的可是因果轮回道。因果轮回道最忌欠下恶因恶果,所以行事更需小心谨慎。
少年一家如果真是被冤枉的,这恶因恶果必然会记在干娘头上,对她自身的修为、功德、气运,甚至寿命,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不行,必须帮干娘补救回来!
思及此,余双霜张开嘴,想说我干娘能为你们伸冤,却在这时,方众妙轻轻摆手,阻断了她的话。
少年还在申诉,语气十分悲愤,“我们平民百姓想要在这乱世活下来千难万难,而国师想让我们死,只需发一句话就可以。是不是唯有九族连坐才能彰显国师的天威?”
少年指着身后涕泗横流的族人,诘问道,“这么多条无辜的生命,在您眼里是不是一文不值?”
族人们纷纷跪倒在地,放声嚎啕,此处闹哄哄的一片,好似万鬼哭坟,景象凄惨至极。
许多路人也都红了眼眶,默默流下泪来。是啊,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活着太难太难!狗屁的国师,去他娘的圣人!
少年掀翻四个官差,踉跄着走到族人中间,握住一个老妇的手腕,哭道:“这个是我的奶娘,为了供我读书,日日夜夜都在做绣品,因此瞎了一双眼睛。她有何罪?”
老妇心疼地喊着少爷。
少年放开老妇,走到一个黝黑汉子身边,说道,“这个是我的车夫,夜里接我放学,路上遇到贼人劫道,为救我被打断了腿。”
汉子低头抹泪。
少年指着方众妙的鼻子,“我姓李,你将我卖到矿山为奴,我纵使背负冤屈,却也想得通,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可您为何连我家的仆役也不放过?李国公显耀之时,我们孤儿寡母不曾沾过他的光,我们家的奴仆更不曾拿过他半个铜钱!我们冤枉!我们冤枉!”
少年的嗓子已经沙哑,声嘶力竭地吼道,“你身为修道人士,本应慈悲为怀,却妄造杀孽,当心老天爷降下神雷劈死你!”
他话音落地,四周的族人便都大声怒吼,好似要把这方天地闹个乾坤颠倒。
黛石和龙图冷眼旁观,隐忍怒火。
余双霜却越发担忧起来。干娘的因果轮回道若是沾上这些恶因恶果,说不定日后会跌一个大跟头。九族连坐太容易出冤案。
四个官差抽出腰间的鞭子,想要狠狠收拾这帮人,方众妙却抬起手,阻止了官差们的举动。
她似笑非笑地看着少年。
少年踉跄跑到一个妇人身边,轻轻把对方搂在怀里,哽咽着喊了一声娘。母子二人额头相抵,悲伤啜泣,叫人看得一阵心酸。
李国公犯了事,凭什么让人家孤儿寡母填命?听说上个月也有一个李家少年从教坊司的高阁一跃而下,摔得粉身碎骨。那少年长相才华皆很出众,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