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斗争是相互的,一方出招另一方是会还手的,而且一定是剥削阶级先动手,因为剥削本身就是一种斗争。比如,让你无偿加班,无偿培训,克扣工资,不交保险,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等,都是。
但是有人故意让我们有了一种误会,那就是大家都以为,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才是阶级斗争,我相信,大家一定有这种误会,我也是去第三个世界,真正从事相关工作了,才想明白的。所以要发展经济,不要斗争。看出问题来了吗,斗争是相互的,但是有人用经济捆住了我们的手,不要斗争。我们不要斗争,但是另一方的斗争却从来没有停下过,发展起来,就是,欺负你,你还不能还手。
我敢说,要是这种东西让王秋芸听到了,她要是再细想下去,她未来的政治和历史都别想及格了,不开玩笑,我最看不上的就是历史课本,大搞历史虚无主义,真就是正的反的全靠一张嘴。我在咱们自己世界上高一的时候,因为文理分科,我们也不考历史,但是得学啊,历史老师上课的时候,就非常放飞自我,讲课的时间,都不一定有他骂街的时间多。
不说这个了,万一我的读者里面有几个初高中生成了漏网之鱼呢,这不耽误人家孩子前途吗。学生还是以课本为重,别管真假,毕竟考试考这个。
昨天晚上,王秋望上半夜没怎么睡,估计在琢磨我的未竟之意吧,别管他怎么琢磨,明天我得给他加加担子了,省的没事在家里逗妹妹玩,没点正事,今天居然让他妹妹背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重点是岳阳楼记,一个小屁孩知道什么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总不能这就是他琢磨了半宿,就琢磨出来点这玩意吧。
至于滕王阁序,纯粹是重生后遗症,上辈子不知道在哪听说了一句滕王阁序是千古第一骈文,就觉得好了,然后非得让他妹妹欣赏一下。这个说法什么时候兴起的我不知道,但是现在还没有,而且滕王阁序也到不了这个高度。明天,出去一趟,给他买一本辞赋一百篇去,他自然就能让它回到它应该有的高度了。
我听说一个消息,咱们原来的世界已经有地方把这篇文章从课标里删了,为啥,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这篇文章误导了学生的文学审美。骈四俪六,引经据典,辞藻空洞对仗工整,六朝以来都是这种文风。我还看过一篇研究性文章,不是现代人写的,里面就指出来一个问题,他研究了当时王勃传世四十余篇骈文,里面的句子,典故,感情都是共用的。
就等于,你平时自己没事写了差不多表达同一种感情的文章,语句一大堆,到考试的时候,直接把这些段子全都攒到一起去,然后应景添上一些东西,也就说无论写什么,都是一样的感情,写的都是容易得高分的东西,至于里面蕴含的感情是不是他自己的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只要观众喜欢就行,所以他的很多文章内部都很割裂,而且感情流露,也过于流于表面,属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当然这种说法也是他的一家之言,我也没见过王勃,不好说对错,但是人家那篇文章弄出来的例子还是挺有道理的。
单说骈文,北山移文,哀江南赋,枯树赋,别赋,甚至是赤壁赋和洛神赋,哪一个不比他更好。只能说滕王阁序很好,但是绝对称不上最好,能选入课本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语句优美,二是足够简单。什么千古第一之类的,就这么说,除了周公旦这个几乎没人提的人之外,其他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新世纪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当然还有一个评价项羽的,羽之神勇,古今无二,是项羽,不是关羽。
一说滕王阁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极了,但是后来我知道的,这两句改编自庾信的哀江南赋。我上学的时候很喜欢这篇文章,当时觉得美极了,在老师不要求背诵的前提下,我通篇背过了,但是接触的过分吹捧多了,反倒对它有了不少反感。
不聊这个话题了,没意思,说回王连军吧,现在他已经回南方了,让他的司机开车来接的他,因为他现在不良于行。回了一趟家,断了两条腿,要不是赵婧大出血,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村支书不是去接人了吗,但是年前的时候,从北往南简单,从南往北没票啊,所以只能找当地开了证明,住进了宾馆,小宾馆,还可以加床,价格到不贵,一直到腊月三十,才有了回家的车,四十二人经过了几天的折腾,终于到家了,听说了王连军回来的消息,也不管做了几天的火车累不累了,直接都找上门去了,第一,他们这七个月的工不能白干,第二,他们花了那么多钱不能白花。
四十二个人,一人要五千块钱,说实在的真不多,毕竟人家七个月的工资,也三千多呢,人家为了回家还多花了一千呢,在班房蹲了六天,没有赔偿合适吗,所以人家就都上了。但是王连军不想出那么多钱啊,他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到了南方,他才知道什么叫龙游入海,在东北的时候,他手里有大量资金,这个说明什么,说明他得钱没有流动起来,没活干,去了南方,他的项目,工程,那是一个接一个,别说自有资金了,他都找银行贷了不少钱,现在让他出五万都费劲,别说二十万了,哪怕带回来点钱,也用到重新修复房子上了,他也恨这些人欺负他父母,就是不想出钱。
他不出钱,人家不让他,谁也不让步,那就打吧,赵婧是个孕妇,人家不碰她,但是架不住,她觉得这是个流产的好机会啊,所以也冲了上去。不得不说,阎王爷保佑确实管事,都大出血了,王秋业在肚子里依然稳稳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