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太子仁慈,于国不利
七月初八,一大清早,街道司的文吏们,便瞪着一双灯笼一样的大眼睛,在大街上巡视起来。
大唐节日多,百姓们经常聚在一起欢庆,很容易造成街道受到污染。
唐人爱洁,古来有之。
殷商时期,弃灰于道者断其手,此来古籍记载,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秦朝时期,便有明令规定,弃灰于道者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
唐朝时期,律法不像秦朝严峻,《永徽疏律》规定: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
故而每次节日过后,街道司的文吏们就在大街上搜寻垃圾,发现之后,就会顺着线索调查。
查到了,对不起,六十仗伺候。查不到算你运气好。
六十仗打下来,起码几个月下不了床,没人会为了一时手贱,去赌运气,故而大街上颇为整洁干净。
只看得到各家人户,正在扫着自家门外的落叶。
街道司文吏们一路检查,忽见前方出现一座府邸,门口似乎有一个被人遗弃的纸灯笼。
一名年轻文吏目光一亮,就要奔过去检查,却被一名年老文吏拉住了。
“费老,您拉我做什么”
年老文吏用嘴努了努那座府宅,道:“知道那是谁的府邸吗别没事找事。”
“哼,不就是长孙无忌的府邸吗他如今又没有官爵,怕个什么”小年轻还挺倔。
费老哼了一声,道:“官职坐到他那个地位的人,就算被关进大牢,判了死刑,也不要轻易招惹,懂吗”
小年轻翘着嘴,还是不太服气的样子。
这时,长街驶来一辆马车,双辕马车,车上的纹很特别,一看就是上等梨木所制,帷幕用的是蜀锦。
费老眯着眼道:“知道那辆马车中坐着的是谁吗”
小年轻眼力不太行,却也看得出这辆马车很不一般,问:“谁啊”
费老淡淡道:“于相公。”
小年轻吃了一惊,于志宁不仅是当朝宰相,也是太子太傅,在小年轻心中,这可是真正的大佬。
然而在见识过长孙无忌执掌朝堂的老吏心中,长孙无忌才是真正厉害的角色,那可是跟皇帝掰过手腕的人!
“瞧,于相公来拜访长孙相公了。”
小年轻吸了口气,不由后怕,还好刚才没有冲动。
若是为了调查那个纸灯笼,跟长孙府的人起冲突,又恰好被于相公瞧见,那就糟糕了。
“走吧。”老吏带着小年轻绕过长孙府,去别的地方检查了。
另一边,于志宁迈着悠闲的步子,走在长孙府的长廊上。
这么一大清早,长孙无忌就派人来找他,肯定是有事相求,这让他感到非常愉快。
然而,当他进入长孙无忌的书房后,等着他的是长孙无忌的黑脸。
“长孙兄,又怎么了,我最近可没得罪你啊”于志宁心虚的道。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没有做声。
待下人上了茶,退出屋子后,他才开口道:“于兄,我刚刚听说,太子昨天晚上,向陛下请奏,释放山池院三千宫人,陛下已经准奏,有这事吗”
于志宁端着茶杯,笑道:“我还当是什么事呢。不错,有这事,昨天夜里,太子在东宫闲逛,登上一座高楼,看到了山水池阁那些干活的宫人,见她们在七夕也要劳作,觉得可怜,便向陛下请奏了。”
长孙无忌面沉如水,道:“你觉得这是小事”
于志宁皱眉道:“太子宅心仁厚,这不是好事吗”
长孙无忌冷冷望着他,道:“太子过于仁厚,对官员们来说,确实是好事,可对国家来说,却是坏事!这一点你不知道吗”
于志宁怔了怔,沉默不语。
太子便是将来的皇帝,若是太过仁慈,就会缺乏狠辣手段,内制不住朝臣,外压不住胡夷,很难有大的作为。
可话又说回来,一位仁慈的君主,至少不会瞎折腾,守江山还是没问题的。
“长孙兄,眼下已经不是开朝时期了,我以为太子仁慈一些,并无问题。”于志宁说。
长孙无忌摇头道:“你错了,眼下虽不是开朝时期,当今陛下却一直在改革朝制,触犯了太多人利益。若是太子没有强硬手腕,将来这些势力一起发难反扑,陛下这些改革措施,都将白费!”
于志宁吃惊的望着长孙无忌,没想到他竟然对皇帝的改革如此认同。
长孙无忌淡淡道:“有什么惊讶的,陛下的改革,从眼下结果来看,对国家是有利的,既然如此,我自然要支持。”
于志宁笑道:“长孙兄,咱们都这把年龄了,太子的事,交给年轻的大臣们吧,咱们就别管了。”
长孙无忌道:“对他们来说,自然希望太子越仁慈越好,如此一来,他们将来的日子就会更好过。”
于志宁叹道:“可陛下都同意了太子的请旨,我们又何必多操心呢”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道:“父子之间,很容易被亲情蒙蔽。当年先帝和废太子的教训,你忘了吗”
于志宁吃了一惊,不敢接口。
长孙无忌缓缓道:“陛下性情仁厚,便会觉得太子和他很像,将来也会和他一样。”
“然而太子经历与陛下不同,缺乏储君之争的磨练,只有仁厚的一面,却不能在关键时候,展现出果决狠辣的一面。”
于志宁看了他一眼,低声道:“这些话,只怕也只有你敢说。”
长孙无忌瞟了他一眼,道:“那是因为你失职!”
于志宁愣道:“我怎么失职了”
长孙无忌道:“你别忘了自己太子太傅的身份,这些年来,你教了太子什么”
于志宁顿时不吭声了。
他也就偶尔去东宫打个转,太子趁机问几个问题,他顺带回答,也就了事了。
相比之下,长孙无忌当年担任太子太傅时,可是殚精竭虑,尽心尽力的培养储君。
“你也不能只怪我一人吧,李勣是太子太师,他不也什么没做吗”于志宁争辩道。
长孙无忌瞪眼道:“李勣是武夫,你跟他比”
于志宁盯着长孙无忌,表情忽然有点怪。
“怎么”长孙无忌挑了挑眉。
于志宁道:“你最近怎么突然对朝事又关心起来了”
“老夫若是不关心朝事,当初又为何答应你对付萧嗣业”长孙无忌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