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辞职之后 > 第240章 好事惹来大麻烦

第240章 好事惹来大麻烦(2 / 2)

对于古城县上百座小煤窑来说,一九九七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春节收假后,刚刚生产了一个来月,就因为4-1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影响,被迫停产了将近一百天,让大家损失惨重。

好不容易恢复了生产,小煤窑老板们都憋着一股劲,想在秋天的黄金季节多出点煤,弥补上半年的亏损,没成想遇到市场行情不好,挖出来的煤卖不上价,有些煤质差,地质条件不甚好的小煤矿,已经出现了挖一吨煤,赔两三块钱,生产的煤炭越多,老板赔钱越多的情况。

这种情况让小煤窑的老板受不了,让煤炭主产区,主要依靠小煤窑为生的农民,和当地村组集体组织也感受到了压力。

一个产业的兴衰,不单单是这个产业自身的问题,影响肯定会向产业链的上下游传导,波及的范围很大。

对于榆树坪周围山上的几个村庄而言,村民要么单独或者合伙开办小煤窑,要么是家里有车,为小煤窑提供运输服务,挣运费,要么在小煤窑打杂、干不用下井的零工。村委会也主要靠向小煤窑收地租、管理费和赞助款,为村民分红,支付村组公用事业的经费。

靠山吃山,靠煤吃煤,本身并没有错,但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业兴百业旺,一业衰百业败的情况。

挖煤不挣钱了,老板们要么停产,要么主动降低产量,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运煤车的生意,需要往山外拉的煤比以前少了很多,车老板为了抢生意,运费一降再降,还吃不饱。

煤窑老板不挣钱,地租和管理费收不来,赞助费更没人愿意交,村委会没有收入,连村办小学教师的工资都没钱发,哪来的钱给村里兴办公益事业,给村民分红。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在小煤窑的集中聚集区普遍存在着,宝龙矿所在的崖畔村当然不会例外。

在动力煤旺季不旺,价格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古城地区炼焦用煤的行情,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形。

半年前,邻近的河东省,投产了一座年产百万吨,生产主焦煤的大型煤矿,这个矿距离古城不到一百公里。

随着这座生产主焦煤矿井的投产,古城兴起了一场建焦化厂的热潮,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投产了十几个民营中小型焦化厂。

炼焦炭,要用好几个品种的煤炭,宝龙矿和山梁矿生产的配焦煤,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煤种。

随着这些焦化厂的投产,原来在当地并不是很值钱的配焦煤,价格一下子蹿上了天,比之前连翻了两个筋斗。

用宝龙矿和山梁矿原煤生产的精煤,在古城当地的售价,最近快赶上我卖给上海用户的价格了。

这种貌似的好事,给我带来了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