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龙灯点睛(2 / 2)

“龙神归位!”

“龙神归位!”

这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

紧接着,鞭炮如惊雷般炸响,烟雾缭绕中,龙头昂首向天,做着“龙问天”式,随后龙身如蛰伏的巨龙伏地,呈现出“潜龙在渊”的姿态!

做完这两个动作后,龙身如灵动的舞者开始快速舞动起来,在宗祠前完成螺旋上升的“龙绞柱”。那身姿矫健、动作娴熟的模样,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掌声雷动。

至此,龙灯完成了“拜天”、“拜地”、“拜祖”的庄严仪式。

随后,龙身以"游龙寻穗"舞法绕晒谷场(也就是村里的大院坝)三圈,来到村口用木架制作、事先准备好的"祈福架"前完成"叩首礼",由段大雷这个掌坛师如虔诚的信徒般取下事先准备好的米袋,依次塞入龙腹骨架中。

这个米袋可是大有讲究,在腊月廿五前,陈兴凡便让每户人家将今年新收的稻米如珍宝般装入红布袋(每户至少3两),布袋用五彩斑斓的五色线扎口,附上写有户主姓名的黄符,提前放在“祈福架”上。这些稻米,不仅代表着丰收的喜悦,更承载着村民们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取米袋前,龙须如轻柔的微风般轻触布袋三次,寓意“龙神验收”,接受村民们的虔诚与祈愿。

米袋装入龙身后,龙身需如腾飞的凤凰般完成一次“螺旋升天”舞姿以镇守全村人的福气。

这套动作,是"龙纳百家米"的仪式。待到正月十五舞龙结束后,还会将这些混合起来蒸制"千福糍粑",让全村人分食。

这不仅仅是一种美食的分享,更是将全村人的信仰凝聚在一起,象征着团结一心、世代相传的美好愿景。

至此,龙灯点睛仪式圆满落下帷幕。然而,这仅仅是陈家湾春节庆典的开始,接下来将迎来更为盛大的仪式——“龙神巡户”:龙灯将到各家巡游拜年,既是为人们祈福,也是收集那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美好祝福。

“龙神巡户”的流程颇为繁复而庄重。根据渝市的古老风俗,龙灯每到一家都包含着寓意深刻的环节:

“龙探门”——龙头三次轻触门环,对应的祝词是"一门纳福",寓意着家门兴旺、福气盈门;

“龙盘梁”——龙身在堂屋顺时针绕三圈顺时针,对应的祝词则为"梁稳家安",寓意着家庭和睦、安居乐业;

“龙点灶”——龙须扫过灶台,对应祝词为"火旺人兴",寓意着生活红火、人丁兴旺;

“龙赐珠”——留三片龙鳞于神龛(次日收回两片),对应的祝词为"留福驻宅",寓意着福气长留、宅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