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身姿挺拔,目光炯炯,周身散发着一种自信的光芒。
底下的少女,窈窕身姿,满目是少年。
洪亮的声音,在礼堂里持续回荡:
“在4200年前,当世界上多数文明还在黑暗中摸索时!”
“我们华夏的先贤们,凭借着简陋的观测工具。”
“以及对自然的敏锐洞察,成功观测出二十四节气。”
“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背后是无数代人夜以继日的坚持!”
“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在阴阳合历之后,这套精妙的历法系统,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
“月份完美契合月亮周期,给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就像牛郎织女传说里,七月初七的相会。”
“因为有了历法的规范,绝不会在初八出现。”
宇道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在空中有力地比划着。
“而节气,又与太阳周期严丝合缝,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农民们依据节气,有条不紊地播种、耕耘,水稻小麦连年丰收。”
“不仅养活了无数百姓,更让丝绸、茶叶走出国门,成为各国争抢的珍品。”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有了春花秋月的浪漫,诗词歌赋的风雅。”
“每年三月,伴随着历法的节奏,桃花总会如期盛开。”
“每年八月,金菊飘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准时上演。”
宇道微微仰头,仿佛看到了千年来华夏大地的四季更迭。
“有了完备的历法,我们就有了历史!”
“历史!历史!有历才有史!
”宇道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头,然后说道:
“没有时间刻度的历史,只是故事!”
“从种种迹象不难看出,华夏人从不会赋予神明凌驾于人的绝对权威!”
宇道目光如炬,扫视着全场,然后铿锵有力的说道:
“因为,华夏神话的出发点,始终是人!而非神!”
“华夏的神源于人的伟大成就,人和神并非对立关系。”
“立足于治水而非惩罚!这在世界洪水神话中,极为罕见!”
“依靠人力与智慧,战胜自然灾害。”
台下的华夏学生们,被宇道的话深深触动。
他们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胸膛挺得笔直。
一位男生激动地握紧拳头,低声说道:
“以前只知道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没想到背后,竟蕴藏着如此深刻的内涵。”
西方留学生们,脸上满是惊讶与赞叹。
金发少年,原本轻视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对华夏文化的浓厚兴趣,他不禁喃喃自语:
“原来华夏神话背后,有着这么独特的理念。”
康德眼中闪过浓浓的思考,下意识微微颔首。
目光紧紧跟随着宇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
宇道神色愈发庄重,语调抑扬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