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宫
咚咚咚,三声敲门声响起。
“进来!”里面的人喊道。
汇报的官员带着一份文件来到了主席办公室内。
“报告主席先生,有一份重要文件需要您过目。”
接过汇报人递来的文件他看了看,皱了皱眉:“只不过是一辆火车没有煤炭无法正常运转而已,这种小事需要向我汇报吗?”
“主席先生,当然不是啦,是关于煤炭的事,近来全国各地已知的煤炭场开采完毕了,我们的专家寻找到了新的煤炭矿,储存量非常多,所以要向您汇报,请您签字批准拔一笔钱给用来开采煤矿。”
“嗯,好吧,我马上签字批准。”
调水工程的结束南国的国家财政恢复了大半元气,不至于到用于基本维持国家运转外做其它事情无能为力。
文件上签完字,汇报人带上文件离开了办公室。
开采煤炭的款项拔下去,得到钱专家们立刻制定相关计划准备实施。
……
承平,一处地处东南方向的小城,它寓意着天下太平、日久承平。
建立于1851年,至今已有十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地带,上进北方、下到南方。
起初建立承平县城是为了安置工人和外国人(包括外国专家和家人亲属等等)。
南部大开发时期,许多外国专家来到南国常年工作指导工程项目,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为了不让家人思念,外国科学专家将他们的家人子女接到了南国想要找个地方安置。
承平县城就是专门为他们建立的,家人亲属接到这里,随时可以过来探望,以免日久不见思念家人。
这里建立学校,设立读书部门,免费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师资力量一点不弱,可以说,承平的教师或许算不上全国最好的教师,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因此,教育器材医疗保障也是最齐全的。
在县城里,不仅外国人的子女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工人们也可以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承平读书。
不过一个县的名额有限,工人们的子女要经过层层筛选淘汰掉一大半人,极少数的人才能通过,所以工人们一般选择让孩子在本地读书。
像工程中的本国科学家,工程师等高官,他们的子女才有资格通过筛选进入学校。
南北战争期间,虽然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由于绿洲工程的影响,并没有受到战火波及,人们照样如常。
承平县城学堂内,教师听着耳边传来学生们清脆响亮的读书声,稚嫩的童音在教室内回荡。
一个个不到十岁的孩童清澈的话语声。
看着班上一片有黑头发黄皮肤的、有金发碧眼的、有土着面孔的。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后想要干什么?”
“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在离你们或许还很远,你们还不明白,但是你们未来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以后你们就慢慢明白了,这是老师给你们的一个课后作业,好好想想吧,不要觉得自己年龄还很小,早晚你们会面对的,下节课上后希望你们能够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