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九鼎已然归楚所有!再加上前些日子,上将军不辞辛劳、快马加鞭地送回那令人振奋的八百里加急捷报,无一不是昭氏着天命即将归楚”,理政大臣端木赐恭贺着说道。
“端木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我军势如破竹,已成功攻克朝歌城!而晋军则被迫退守至中牟一带。
如此一来,在东线战场上,我方终于突破僵局,掌握住了战场主动权啊!此等辉煌战绩,实在是可喜可贺!在此,微臣也要恭贺我王洪福齐天、英明神武!相信大破晋军之日已然不再遥远了!”
理政大臣樊须满脸喜色,激动得站起身来,朝着端坐在王座之上的楚王熊章拱手施礼,言辞恳切地表达着自己的祝贺之意。
樊须如今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得上是老者,但其面容红润,精神抖擞,显得十分有斗志。
然而,楚王熊章在面对樊须和端木赐的恭贺,只是淡淡一笑,显然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只见熊章微微抬手示意樊须落座,然后一脸严肃地说道:
“晋楚之战,目前来看楚国的确只是稍稍占据了一些优势罢了,但切不可因此便得意忘形啊!要知道骄兵必败,寡人身为一国之君,更需时刻保持清醒与冷静,你们也同样应该如此。
毕竟,战争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之前所取得的成果都可能会化为乌有”。
有着后世历史经验的熊章,此时此刻最为忌讳的便是半场开香槟的情形。
话说这东西两线战场之上,晋楚两国投入的兵力总数将近百万之众。
双方就这样相互对峙、僵持不下,整整持续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时间,消耗的钱粮如流水一般。
如今,楚国总算是赢得了这场来之不易的小胜,当这份捷报传至襄郢城中时,整个城市瞬间沸腾了起来。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的公卿大臣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兴奋异常,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人们奔走相告,分享着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尽管这些年楚人已经习惯了胜利,但此刻依旧难掩兴奋的喜悦。
晋国,可以说是楚国数百年来始终需要直面且难以战胜的强劲敌手。
曾经的齐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国,然而若单论给予楚人的压迫感,众人皆认为晋国更胜一筹、更为难缠。
数百年以来,楚国那些怀揣着称霸天下雄心壮志的君主们,率领楚军一路向北,试图争霸。
但他们的征途往往并不顺遂,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晋国这道坚固的防线前铩羽而归。
时过境迁,如今的楚国再度崛起,日益强盛,往昔不可一世的齐国已然被打得元气大伤。
而此时,晋国又一次横亘在了楚国前进的道路之上,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这一回不再是晋国主动挑选对手,而是楚国开始逐个点名挑战。
就在不久前,楚军一举攻克了战略要地朝歌,这一胜利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再次向世人展现出了楚国对于晋国的压制。
朝堂之上,理政大臣景琰面色肃然,他一身官服,身姿挺拔如松,拱手向王座之上的楚王进言道:
“启禀王上,此次上将军成功攻破朝歌,尽管就整个战局来看只是一场小胜,但此役对于晋楚双方的士气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